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生产的插入式涡街流量计,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妥善保管好。
天津欧宝体育app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
LUGBC系列插入式涡街流量计
安装使用说明书
地址:天津市北辰区引河桥北双源工业园
电话:022-26980260
传真:022-26980331
目 录
-
概述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
-
主要技术参数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
-
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3
-
安装与调试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3
-
接线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7
-
选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8
-
使用现场插入式涡街传感器仪表系数的确定------------------- 9
-
计算实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2
-
常见故障处理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3
-
现场显示型传感器键盘的操作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4
-
其它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6
-
订货须知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6
一 概述
LUGBC插入式涡街流量计系LUGBC涡街流量计的系列产品,它采用插入式结构,用小尺寸的涡街流量传感器插入到大口径管道内的某一特定位置(平均流速处或最大流速处),测量其局部流速,从而实现整个管道的流量测量。
它具有LUGBC涡街流量计的全部特点,除此之外,还具有体积小、重量轻、造价低、压损小等优点,另外,如果在插入口处安装球阀和提升机构,还可以进行不断流拆装,便于传感器的清洗和维修。插入式结构是目前测量大、中型管道内流量较好的有效方法,这种仪表可用于城市输水输气管线、工业通风管道、江河湖泊源水提取等。
二 主要技术参数
1 公称直径 Φ200~Φ3000
2 精度等级 ±2.5%
测量头的精度等级 ±1%
3 工作压力 ≤1.6 MPa
4 被测介质温度 -30~+350℃
5 测量头的插入深度
① 平均流速处 H
0=0.121D
② 最大流速处 H
0=0.5D
③ 实际插入深度 H = H
0±0.05 H
0
式中 H
0— 理论插入深度
H — 实际插入深度
D — 管道内径尺寸
6 测量头插入方向允差
测量头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,夹角允差为±5°。
7 工作环境条件
a 环境温度 -25~+75℃
b 相对湿度 5~100%
c 大气压 86~106 Kpa
8 供电电源 +24VDC
9 消耗功率 ≤3W
10 测量范围
① 被测介质为液体时,测量的流速范围为0.55~5m/s
② 被测介质为气体时(含蒸汽),测量的流速范围为3~35m/s
凡管道内的介质流量在此范围之内均可实现准确测量。
11 流量显示方式 ①上行显示瞬时流量
②下行显示累积流量
三 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
根据卡门涡街原理,当流体流经涡街测量头时,将产生旋涡分离现象,而旋涡分离的频率与流经测量头的流速成正比,检测出旋涡频率就可确定流体在测量头插入位置上的流速,而后,再根据局部流速与整个管道流速的关系来确定流过管道的流量。
插入式涡街流量传感器有断流拆装式和不断流拆装式两种,见图1
四 安装与调试
(一) 安装条件
1 安装场所应避开强电设备、高频设备、强开关电源设备等。
2 安装场所应避开高温热源和辐射源,避免腐蚀性气体和高温环境影响。
3 应选择无振动或振动小的场所进行安装。
4 根据现场安装条件的不同,为保证其测量精度,变送器上下游应具备足够长的直管段。直管段要求见表1。 表1
上游阻流件形式 |
上游直管段长度 |
下游直管段长度 |
测 量 头
在平均流速点 |
测 量 头
在最大流速点 |
全开阀 |
35D |
15D |
5D |
同心收缩 |
30D |
10D |
90°单弯头 |
50D |
25 D |
同平面双弯头 |
50D |
25 D |
不同平面双弯头 |
80D |
50 D |
调节阀 |
建议安装到变送器下游5D以外处 |
|
 |
5 测量头上箭头的方向应与流体流动的方向一致。安装时测量头与流体流动方向的夹角不大于5°(见图2)
|
图2 |
6 变送器本身工作与安装方向无关,可水平、垂直或其他角度安装,但考虑到整套插入式机构较高较重,因此,建议采用水平安装的方

式进行安装(见图3)。测量液体时,应能保证液体充满整个管道且有一定的背压。
图3插入式涡街流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
7 根据使用现场的情况和用户的要求,如果不断流拆装仪表,应在安装座的上方加装Φ100口径耐压1.6MPa的球阀。一般情况下,球阀和螺柱用户自备,但也可向制造厂订购,由制造厂装配后再与管道安装。
8 因变送器的插入深度是依据用户管道内径设计好的,所以,用户在安装时,只注意流体方向并用螺栓固定好即可。勿随意拆卸或调整测量头,否则影响计量精度甚至因泄漏损坏仪表。
9 如果变送器的安装管道有较强的振动,请采取减振措施后,再使用仪表,其方法是在变送器上、下游的2DN 处增设防振座或防振垫。
(二)安装与调试
1 安装前的检查,开箱后应按装箱单内的附件等检查装箱是否正确,仪表有无损坏等,如有疑问,请及时与生产厂联系。
2 在被测介质管道上开一个Φ105的孔,将安装座从传感器上拆
下来(其它勿拆动),然后焊接在管道开孔位置上,注意保证安装座法兰

平面以及两对称固定孔与管道中心线
平行且安装座中心线与管道中心线相
交成90°,见图4
3 安装前,先按表2的要求
接线(详见下页“
五、接线”),确认接
线无误后,方可进行静态调试。注意:
静态调试应在室内或无防爆要求的现场
进行。 图4
表2 接线端子名称和标志
接线端子标志 |
+24V |
┻ |
信号 |
|
╋ |
━ |
接线端子名称 |
24V电源正极 |
接地 |
脉冲信号 |
标准信号正极 |
标准信号负极 |
信号输出类型 |
脉冲信号输出型 |
4~20mA标准信号输出型 |
4 确认接线无误后,接通电源,传感器在静态下应无脉冲输出,模拟输出则显示电流值为4mA。而后用手接触变送器的输入端,传感器的脉冲输出为50Hz方波,模拟输出则显示相应的电流值,手离开后,恢复到初始状态,即输出为零。若用非金属棒,敲击测量头,则相应有方波输出或电流输出,此调试表明变送器工作正常,可上线安装,否则应查找原因。
5 调试完毕,将传感器正确的安装在测量管线上,并符合安装条件的要求,同时要检查各处的密封情况。
(1)断流后拆装式传感器

因传感器的插入深度是依据用户测量管径设计好的,所以安装时只注意安装方向,用螺栓紧固好即可,见图5。
图5 图6
(2)不断流拆装式传感器(安装见图6)
①安装座焊好,先将球阀装在安装座上,,用螺栓紧固并密封。
②打开球阀,将涡街测头插入球阀内,再将提升机构与球阀间用螺
栓紧固。注意密封。
③出厂前,测量头的插入深度已调节整好,勿随意调整或拆卸测量头,否则造成泄漏或影测量精度。
6 变送器安装后,经密封检验确认无泄漏时可进行动态调试。
① 接通电源,流体不流动,变送器应无输出信号。
② 缓慢打开阀门使流体流动,流量达到变送器规定的量程时,变送器应有较稳定的输出,此时证明变送器工作正常。
③ 如果输出不稳定,可适当调节转换器内的电位器W1和W2 (顺时针调节,灵敏度和放大倍数增大;逆时针调节,灵敏度和放大倍数则减小。)
五 选型
(一)选用插入式涡街流量变送器,一般应根据管道内流量的大小来确
定,也就是说,管道内的流量必须在变送器的流量测量范围内,最佳是实际流量处于变送器量程范围的1/2~2/3处。
(二) 根据上述要求,在选型之前应对管道内的被测流量进行核算,以确定选型是否正确。

1 液体流量核算,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。
V = 353.7 m/s
式中
V — 被测介质流速 m/s
QV— 管道内液体流量 m
3/h (可以是估算值)
D — 管道内径 mm
计算结果如
V>0.55 m/s,表示选型仪表可以使用。
2 气体流量核算
① 如果给定状态下的体积流量,可以用上式进行核算,当计算结果
V>5 m/s时表明选型仪表可以使用。
-
如果给定状态下的质量流量,应将此质量流量转变为体积流 量,再进行计算,即:
V = 353.7
式中
M — 状态下的质量流量 kg/h (可以是估算值)
ρ — 状态下的被测介质密度 kg/m
3
计算结果如
V>5 m/s,表示选型仪表可以使用。
③ 如果给定的数据是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(Nm
3/h),那么,应


将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Q
N换算成使用状态下的体积流量,再进行计算,即:
Q V = Q N · · m
3/h
式中
QN— 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 Nm
3/h
QV— 使用状态下的体积流量 m
3/h
t1— 使用状态下的介质温度 ℃
P1 — 使用状态下的介质压力 MPa
QV计算后,再用前面的公式计算流速V ,计算结果若V>5 m/s时表明选型仪表可以使用。
六 使用现场插入式涡街传感器仪表系数的确定
(一) 测量头的仪表系数K
0
变送器测量头的仪表系数出厂前已在试验室内标定,并在鉴定证书
中给出,由于试验室的条件与工况条件不完全一致,因此此值可以在现场适当修正。
(二) 变送器的仪表系数
K可按下式计算:
K=
式中
K — 变送器的仪表系数
1/m
3
K 0— 变送器测量头的仪表系数
1/m
α — 速度分布系数;
β — 阻塞系数;
γ — 干扰系数
A — 管道横截面面积 m
2
1 速度分布系数
α的确定

α=
式中
α — 速度分布系数;
D — 管道内径 mm
Δ — 管壁粗糙度 mm (见表3)
ReD— 管道雷诺数
ReD=354×10 -3×
式中
Qcom — 工况下常用体积流量
ρ — 介质密度; η — 流体动力粘度
表3 管壁等效绝对粗糙度Δ值
材 料 |
条 件 |
Δ值(mm) |
黄铜 紫铜 铝
塑料 玻璃 |
光滑 无积物 |
<0.03 |
钢 |
新管 冷拔无缝管
新管 热拉无缝管
新管 轧制无缝管
新管 纵向焊接管
新管 螺旋焊接管
轻微锈蚀
锈蚀
结皮
严重结皮
新管 涂覆沥青
新管 涂覆沥青
镀锌管 |
<0.03
0.05—0.10
0.05—0.10
0.05—0.10
0.10
0.10—0.20
0.20—0.30
0.50—2
>2
0.03—0.05
0.10—0.20
0.13 |
铸铁 |
新管
锈蚀
结皮
新管 涂覆沥青 |
0.25
1.0—1.5
>1.5
0.03—0.05 |
石棉水泥 |
新管 有涂层和无涂层
一般 无涂层 |
<0.03
0.05 |
(2) 测量头插入到管道平均流速处,这时测量点距管道内壁的尺寸为0.242R±0.01R(R-管道半径),测量头不受横向流速梯度的影响,测量可在等于轴向平均流速的点上进行.则
α=1
2 阻塞系数
β的确定
(1) 阻容率的计算
① 测量头插入到管道轴线处(最大流速处)
S =
式中
S — 阻塞率;
B — 测量头插入杆直径 mm
d — 测量头外径 mm
D — 管道内径 mm
② 测量头插入到
H深度处(自管道内壁算起)
S =
式中
H — 测量头插入杆的插入深度 mm
(2) 阻塞系数
β的计算
① 当
S ≤0.02时,β=1
② 当0.02≤
S ≤0.06时,β=1-0.125S
③ 当
S >0.06时,β=1-CS C值依管径大小而定。
根据一般管道的状况和经大量试验确定,一般C值在0.9左右。
3 干扰系数γ的确定
干扰系数是非充分发展管流的修正系数,目前仅有少量典型阻流件的试验数据还不够成熟,一般可在现场直接标定确定之,对于充分发展管流,也就是变送器上游的直管段足够长时,取γ=1。
4 管道横截面面积的确定
管道横截面面积可通过实测管道内径或管道外周长推算出,由管道外周长推算横截面面积按下式计算:

A = ( -2e)
2


式中
A — 管道横截面面积 m
2 ;P — 管道外径周长 m
ΔP— 管道表面修正值
ΔP = a
a — 管道外表面局部突出高度 m
e — 管道壁厚度 m ;
D — 管道内径 m
当a>0.01D 或表面凹陷,使测量软尺不能贴紧管道表面时,不能采用此法进行计算。
(三) 将通过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变送器仪表系数,输入到流
量显示仪表中(输入方法详见流量显示仪表的使用说明书),本变送器便
可正常工作。如果用户不便计算,可将下述技术参数以书面形式提供给制造厂,由厂方计算后,输入到显示仪表中,再告知用户也可。
1 被测介质
2 使用时的流量范围
3 管道材质
4 管道内径
5 管道新旧程度
6 管道壁厚
7 管道外表面局部突出高度
8 管道外径周长
七 计算实例
1 已知涡街流量变送器测量头的仪表系数(K
0)为18.8178
1/m
3,插入杆外径B为27,测量头外径d = 52mm,测量管内径为Φ800,内壁粗糙度Δ/D=0.0024,测量头插入到管道中心位置,管内流动为充分发展管流,请确定涡街流量变送器的仪表系数K 。
解:① 计算管道横截面面积A
A = D2 = = 0.5027 m
2
② 求阻塞系数β
S = =
=0.0243(0.02<0.0243<0.06)
β=1-0.125S=0.9970
③ 计算雷诺数R
eD




假设管道介质为空气,压力为0.05MPa,温度为150℃,常用流量为46670.5 m
3/h
工况下介质密度:
ρ=ρ20 · = 1.2046× ×
=1.2464 Kg/m
3

动力粘度
η=23×10
-6 Pa·s

雷诺数
R eD = 354×10
-3 =354×10
–3×
=1.119×10
6
④ 流速分布系数α
按公式计算得α=0.8151
⑤ 已知变送器上游直管段足够长γ=1


⑥ 变送器的仪表系数 K
K= = =46.063(1/ m
3)
八 常见故障处理
故障现象 |
故障原因 |
对 策 |
㈠ 通电后,
无介质流动,
但有信号输出 |
输入不屏蔽或接地不良,
引入电磁干扰。 |
检查接地情况,改善屏蔽,消除电磁干扰。 |
管道有强烈振动 |
采取减振措施,降低变送器的灵敏度,
加强信号滤波。 |
附近有强电设备或动力干扰 |
改变安装位置,采取电隔离措施。 |
㈡ 通电后,
有介质流动,
但无信号输出 |
输入信号断线 |
检查各接线端子及信号线 |
没有+24V电源 |
检查电源 |
转换器灵敏度过低 |
调节转换板上的W1和W2电位器。 |
电子元器件损坏 |
检查元器件及工作点 |
压电检测杆损坏 |
用静态调试法检查传感器 |
流量太小(低于最小使用流量) |
调节流量或缩小管径、更换仪表 |
㈢ 输出不稳定测量误差大 |
管道振动影响 |
采取减振措施 |
转换器灵敏度过高 |
降低转换器增益,加强信号滤波。 |
接地不良 |
检查接地情况 |
测量头内有断线或接触不良 |
检查接线情况或更换测量头 |
测量头被损坏或被沾污。 |
清洗测量头或更换测量头 |
转换器部分元器件失效 |
更换元器件 |
插入杆固定不稳,有晃动 |
加固安装 |
插入杆或测量头有异物缠绕 |
清除缠绕物 |
上游直管段长度不够 |
更换安装位置,修正仪表系数 |
流体不满管 |
缩径或更换安装位置,改善管道状况 |
流量有脉动 |
改善流动条件 |
流量过小 |
缩小管道内径 |
流速过高有气蚀现象 |
调整工作状态 |
㈣ 有异常声音 |
流速过高引起插入杆强烈振动 |
调整流量,增大管径 |
2产生气蚀现象 |
调整流量和压力 |
3插入杆松动 |
加固插入杆安装 |
㈤ 有泄漏 |
密封不良 |
改进装配和安装 |
九转换器的接线与操作
1.转换器的接线
1.1脉冲输出型
1.1.1供电方式
电源供电:采用外电源时为:18~24VDC
1.1.2
接线说明
VCC:外接电源正极,,可接18~24VDC
FOUT:频率信号输出端,可输出传感器测量的脉冲信号
GND:外接电源负极,接外电源地。
1.2电池供电现场显示型
1.2.1供电方式
本产品为双电源供电 采用外电源时为:12~24VDC/30mA(-20%~+15%),无输出可低至9V。采用电池供电时:锂电池3.6V/0.3mA。
1.2.2
接线说明
采用电池供电时厂家提供插接器,,发货时插接器断开,使用时把插接器连接好就可以使用了,另外本款仪表提供双电源工作方式,当使用外接电源时,可输出传感器测量的脉冲信号
+ VCC:外接电源正极,,可接12~24VDC
FOUT:频率信号输出端,可输出传感器测量的脉冲信号
- GND:外接电源负极,接外电源地。
CMA: 485通讯A端 (可选)
CMB: 485通讯B端 (可选)
1.3外接电源4-20mA输出型
1.3.1供电方式:12~24VDC/4-20mA(-20%~+15%)。
1.3.2 接线说明
+: 4-20mA正端24V正极
--: 4-20mA负端24V负极
CMA: 485通讯A端 (可选)
CMB: 485通讯B端 (可选)
2.用户菜单操作
(一)、工作屏
接通电源后,仪表首先自检,完成后进入屏1的工作主显示状态。

图表 1 电池供电现场显示型工作屏1界面

图表 2 两线制电流输出工作屏1界面
第一行:累计量;2位小数显示,小数点自动进位。单位与瞬时流量单位的非时间部分一致
第二行:瞬时流量;保留小数后2位,流量单位详细见菜单设置
第三行:流量信号频率值;显示F=XXXX.XX Hz。保留2位小数显示。
第四行:标准电流输出型输出电流值;显示I= XX.XX mA,保留2位小数显示
电池供电型右下角为电池电量指示,仪表使用电池供电时,显示电池电量。
按 “<
” 键或者“+”健在工作屏2与工作屏1之间切换

图表 3 工作屏2副界面
第一行:温度设置值;用于温度补偿有关的计算。显示T≡999.9℃。保留1位小数显示。
第二行:压力设置值;用于压力补偿有关的计算。显示P≡99999.99kPa,保留2位小数。
第三行:进入设置态的密码。
按“E”键进入密码输入初始状态。
按“S”键取消输入态,返回屏二副界面显示。
按“+”键在输入态,循环改变光标处数值。 按“<”移动当前输入光标位置;
在输入态按“E”键,交验密码。正确则进入菜单,不正确,则返回到输入初始状态。

图表 4 密码输入初始状态
密码:用户菜单密码22
(二)、用户参数设置
按“S”键,退出输入状态。 按“E”键,确认保存输入。
按“+”键,循环改变光标处的数值或符号。 按“
<”键,将当前输入光标向右移动一位。
输入最多输入8位数据(包括符号、小数点)。
2、菜单操作:在菜单浏览中
按“+”键下翻;按“
<”键上翻;按“E”键进入子菜单。 按“S”键,返回工作屏2界面。
在子菜单中,按“S”键退出;按“E”键进修改态。在修改态如改选择项,则按“+”键向下选择;按“
<”向上选择,按“E”键确认。如是输入式修改,则按照
输入操作进行。
注意事项:参数设置时,显示内容需按“E”键确认后才可存入,否则设置无效
表格 1用户参数设定菜单 用户菜单密码为22。
子菜单
序号 |
菜单显示 |
意义 |
选择项或数值范围 |
1 |
流量单位选择 |
流量单位选择
(默认0) |
0:m3/h
1:m3/m
2:l/h
3:l/m
4:t/h
5:t/m
6:kg/h
7:kg/m |
2 |
算法选择 |
算法选择
(默认0) |
00:常规体积流量
01:常规质量流量
02:常规气体体积流量
03:常规气体质量流量
04:饱和蒸汽温度补偿
05:饱和蒸汽压力补偿
06:过热蒸汽温压补偿 |
3 |
流量系数 |
流量系数
(默认3600) |
设定仪表系数,单位为P/m3 |
4 |
满度输出流量 |
满度输出流量
(默认1000) |
当仪表输出4~20mA模拟信号时必须设定该值,且不得为0,单位与流量单位一致 |
5 |
密度设置 |
密度设置
(默认1.0) |
当算法选择设置为质量流量(01、03)时,必须设置此项,单位为kg/m3 |
6 |
温度设置 |
温度设置
(默认0.0) |
设定温度计算值,当选择02、03、04、06算法时,必须设置此项。单位为摄氏度 |
7 |
绝对压力设置 |
设置气体绝对压力
(默认101.325) |
设置气体绝对压力计算值,当选择02、03、05、06算法时,必须设置此项。
单位为kPa
(真空为0.0将导致流量为0) |
8 |
下限切除流量 |
设置切除脉冲输入百分比
默认(1%) |
数值在0~100之间 |
9 |
485 Address |
设置RS485通讯序号
(默认0) |
仅VT3WE型 仪表进行RS485通讯时需设定此项,且不能与同一系统内其他设备相同,范围为0~31 |
9 |
阻尼时间 |
设输出电流
阻尼时间
(默认为4s) |
仅VT2WE型 设电流输出阻尼时间,用于避免输出电流随流量波动太大
范围为2~32 |
10 |
清零累计量 |
清零累计量 |
若要清零累计量,选择YES并按“E”键即可 |
十 其它
1 仪表出厂前均已经过严格检查和标定,用户在使用时,切勿随意拆装旋涡检测体,否则需重新标定。
2 转换板上的拨码开关出厂前已调试完毕,用户切记勿随意调整。